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
2018-09-13 19:26:34

9月13日,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从外围到展厅均经过精心设计的主展馆惊艳亮相;八大主题展区、五大活动板块,让观众近距离观赏活态非遗;“非遗社区行”“非遗校园行”“舌尖上的非遗”等活动多点开花,精彩纷呈;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云集泉城,展现非遗精华……本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为广大游客和观众奉献的是一届可视、可触、可感的,体验性强、互动性强、感染力强的文化盛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西部一节(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东部一会”两大全国性节会之一,是充分展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丰硕成果、引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向的重要平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每两年举办一届,自2010年起已成功举办了四届。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活态传承、活力再现”为主题,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突破静态的展览模式,融园林式设计、多样化活动、活态式展览于一体,让非遗项目及技艺以更加生动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和领略非遗的无穷魅力和风采,倾力打造济南人民身边的非遗博览会、全国人民都能看见的非遗博览会。

景观式外围:竹林美景,诗意盎然

很多参观者刚来到本届中国非遗博览会的主展馆——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门外,就被眼前的竹林美景惊艳到了:从千里之外的川西运至泉城的2000多根竹子“拔地而起”,以穿斗式木架构的形式搭建成一个错落有致的竹林;顶端有大量竹编和竹篾盘旋缠绕,形成富有现代性、流动性的线条,行云流水般悬挂于半空;五组竹林错落排列,再现原汁原味的“川西林盘”居住形态;外围还有高低错落的篱笆相拥环绕,点缀搭配竹竿、竹编、竹椅、篾条等,雅趣十足。参观者可在竹林中缓步前行,细细品味恬静、淡然的巴蜀生活气息;也可找合适的角度拍照留念,将观展的美好瞬间定格并“带回家”。

这是主展馆设计师精心打造的竹空间艺术装置作品,约3300平方米,既运用国家级非遗项目四川道明竹编的传统技艺,又融入现代元素,体现出“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发展理念,让参观者感受中国传统工艺的建筑结构以及东方审美生活的千古传承。

园林式序厅:曲径通幽,移步换景

除了独具匠心的外围空间营造,设计师还借鉴移步换景的古典园林造景手法,为主展馆特别打造了一个高科技“序厅”,让参观者获得一步一景的观展体验。

步入主展馆,一面水蓝色“照壁”映入眼帘,令整个展览“犹抱琵琶半遮面”。绕过“照壁”,突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一个开阔的“序厅空间”令人有豁然开朗之感:泉水之乡的亭台楼榭,秀气雅致的小桥流水,波光粼粼的湖畔龙舟,一一展现;波光荡漾、白墙黑瓦间,京剧刀马旦演员粉墨登场。

整个序厅面积不大,却展示了古建营造技艺、园林营造技艺、传统民俗中的诸多非遗元素:“照壁”,参考苏州园林,打造移步换景的视觉效果;“亭台楼榭”以透明的亚克力材质雕刻而成,在LED灯光的照射下,流光溢彩,亦梦亦幻;“小桥流水”采用石拱桥和木制亭宇的建造技艺,并与现代工艺相融合;“湖畔龙舟”则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民俗和龙舟制作技艺。

主题式展区:活态展示,活力再现

主展馆的主体展区在布局上亦打破常规,不再按照省份进行划分,而是按照传统工艺展览项目,分成织绣印染、陶冶烧造、编织扎制、制茶酿造、印刷刻绘、家具文房、中药炮制、雕刻塑造八个主题。这种布局突出了非遗博览会的整体性,也体现出非遗特色和专业性。观众可以在同一场馆观摩和体会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之间的风格和技艺差别。

八大主题皆有情景化展示活动,堪称“画龙点睛”之笔。小两层楼高的南京云锦大花楼木织机上,两名织工展示南京云锦的织造工艺,旁边搭配“白局”艺人的表演以及云锦华服的“模特秀”;宫殿般富丽堂皇的万工轿,与苏绣嫁衣一起亮相;京作家具展示区里,穿蟒扎靠、英气十足的刀马旦正在化妆勾脸;柔润清秀的苏作圈椅上,弹词艺人一首《江南好地方》唱的绵软甜糯;以苏作家具、紫砂壶、临夏砖雕、夏布等非遗精品打造而成的中式生活体验区,堪称非遗生活方式的“样板间”……突破静态的展览模式,着重营造场景式、体验式文化互动空间,展示“活态非遗”,这也是本届非遗博览会的一大亮点。

八大主题展区集中展示来自全国各地、各流派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及技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品、生产工具的展示,以实物、图片、视频等形式详细展现其历史发展、传承脉络、生产工艺过程。展区还设置产品销售区、传承人现场展演区以及观众互动体验区。就具体非遗项目和技艺而言,“织绣印染”有桑蚕丝织、少数民族刺绣、蜡染、扎染等,“陶冶烧造”展区有制陶、砂器、瓷器、琉璃等,“编织扎制”展区有竹编、草编、柳编、棕编制伞、灯彩等,“制茶酿造”展区有酿酒、制茶等,“印刷刻绘”展区有雕版印刷、木版水印、剪纸刻纸、皮影等,“雕刻塑造”展区有玉雕、砖雕、竹木雕刻、泥塑、面塑等。

多样化活动:一馆多点,全面开花

本届非遗博览会采用“一馆多点”的办会形式,让非遗走近大众,贴近生活。精彩纷呈的展示展演活动,让泉城济南因非遗而更加精彩,因非遗而更有魅力。

主展馆的现场活动分为五大板块,包括展演、展览、比赛、体验和论坛。展会期间,各类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在主展馆前广场,部分广场、公园轮番上演,带动济南市民参与其中;八大主题展区集中展示近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成果,充分体现我国非遗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展现非遗的活力与魅力;来自全国的200余位传统工艺传承人和从业者,将参加传统工艺比赛的决赛,带来一场高水平、高质量的非遗技艺表演;在互动体验区,参观者可以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创作一件独一无二的作品,创造“可带走”的非遗记忆;“振兴传统工艺与精准扶贫”和“传统表演艺术传承发展”两大论坛上,专家、学者、传承人代表共同交流经验,分享优秀案例,探讨非遗保护与传承领域的难点问题。

本届非遗博览会还将深入城市社区、乡村、学校、公共文化场所、景区、商场等,开展“非遗社区行”“非遗校园行”“舌尖上的非遗”“非遗的世界”等系列活动,打造济南人身边的非遗博览会、全国人民看得见的非遗博览会。100支演出队伍,深入300多个社区进行展示展演;25所学校开展剪纸、曲艺等校园传承成果方面的展示和评比,“非遗进校园”教材(一套四册)发放至学校;来自全国的近200多中华传统美食老字号进驻高新区万达广场,让参观者品尝“舌尖上的非遗”“可吃的非遗”;“非遗影像展”调集珍贵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影像资料70余部,在各区县场馆展映,展示一个魅力无限的“非遗的世界”。

济南的8个分会场以及潍坊分会场同时拉开帷幕,为广大游客和观众带来一场不一样的非遗之旅。

一场既传统又现代、既熟悉又陌生的盛会已经开启。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因非遗而奏出新的华彩乐章。让我们共同努力,将承载着历史文化记忆与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